见证翡翠杰作的诞生
五月 30, 2014
玉
加工厂
在雕刻厂,我们目睹了把翡翠原料变成复杂而又绝美的作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在原石状态时,翡翠原料是最难评估的宝石之一。 通常,从外观几乎无法鉴定其内部的品质。 设计雕刻品时,色域成为成品中复杂的一部分,这是一项特殊的挑战。 工匠必须首先鉴定翡翠原料的内部品质。翡翠的颜色通常是不均匀的。 想要创作出均匀着色的珠宝作品,这当然是一项挑战。但是对创作复杂雕刻品的艺术家来说,翡翠的这一特点恰恰是他们所追求的。 通过将天然的色域融入到设计中,实现了自然与设计的平衡。 其中的关键在于雕刻师要充分了解翡翠原石中的色域,并采用恰当的设计使其与玉雕作品的主题相呼应。
检查并了解其内部色域后,雕刻师们将为雕刻品进行初步的设计。。 设计往往是基于经典的中国画和主题。 很多时候,他们也会选择民间生活场景。 主题的进一步诠释将取决于翡翠原石的大小和形状,以及色域的性质。 开始雕刻前,雕刻师可能会一边观察原石,一边将设计画在纸上。
评估好原石,敲定了最佳设计方案并在纸上拟好草图后,雕刻师便会将设计移至翡翠原石上。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将设计理念转化为雕刻的实际方案,将二维设计转换为三维雕刻的计划。 在此过程中,第一步是将设计画在翡翠原石上。
雕刻翡翠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这些技艺娴熟的专业雕刻师常使用连接着软轴的磨头进行雕刻。 在工厂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雕刻生产的各个阶段,从揭秘翡翠原石的开始阶段到完成最后的精细加工细节和磨光。 我们目睹了制造一个雕刻品所涉及的高度复杂性,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 能够亲眼见证所涉及的各个阶段,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我们首先观察工匠用手电筒对一块翡翠原石进行评估,并手持砂轮磨头对原石进行雕刻。 在工厂的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雕塑大部分是以自然主义及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进行雕刻的。 其中的一些翡翠玉雕作品上的绿色与紫罗兰色相得益彰。
这些玉雕作品的细节着实令人赞叹,难以想象雕刻的原始材料竟是那些粗糙的原石。 像优秀的雕塑家一样,翡翠雕刻师通过不断的打磨材料将设计最终呈现出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精细细节慢慢呈现,雕刻师会选用越来越小的磨头,进行更为复杂的雕琢。 这类细节包括精巧的花草、亭台楼阁的设计或是人物的面部特征。
继续参观工厂的过程中,我们被一位年轻女士雕刻的翡翠佛像所吸引。 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翡翠也扎根于这一文化之中。 中国有众多知名的雕刻师和大批优秀的玉雕作品,这说明翡翠不只是个人饰物或一种艺术展示的媒介,而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离开工厂时,我们注意到一件绿色的翡翠原料已被勾勒出轮廓等待雕刻。 在它旁边,是一尊即将完工的佛像,淡淡的紫罗兰色与绿色相间。 这震撼的一幕,也恰恰证明,精湛的技术与艺术的眼光能够发掘出大自然赐予的美好,化腐朽为神奇。
玉器零售店
由于笔者对于宝石贸易中从矿山到市场这一领域非常兴趣,因此能够在参观完妈祖的雕刻厂后再去参观他们的其中一个零售店,这令我们倍感兴奋。 零售店内无论是翡翠货品,还是员工,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两位年轻的女士接待了我们,她们都是非常专业的销售人员。 她们精通翡翠雕刻品和翡翠首饰,并且了解应该如何介绍其特点与品质。店面的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翡翠作品的高贵品质。 在妈祖的工厂中见识过雕刻家们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后,我们再次为店中精美绝伦的珠宝和玉雕作品所深深震撼。 店内陈列着各类传统题材的雕刻品。 从雕刻品中还能看出雕刻师对翡翠俏色的巧妙运用。 用作雕刻品的原材料都是高品质的翡翠,对此我们感到非常震惊。
在参观妈祖零售店里惊人雕刻品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精美的翡翠珠宝首饰。 一名专业销售人员展示了一条由帝王绿翡翠凸面宝石镶嵌而成的项链。 她还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青翠欲滴的翡翠珠链。
一位年轻的女士向我们展示了她所佩戴的绿色漂亮的翡翠手镯,绿色分布并不均匀。 整只手镯的绿色有浓有淡,更具吸引力。 这位年轻的翡翠专业人员解释说,颜色的分布状况是翡翠首饰评估中需要考虑的最复杂的因素之一。 评价一件颜色分布不均匀的翡翠作品,需要考虑很多的视觉因素。
不仅凸圆形宝石和珠串被广泛的运用在翡翠首饰中,翡翠雕刻品也相当受欢迎。 雕刻品不仅可作为艺术品,也可作为个人装饰品。 这家店以色彩丰富的翡翠首饰为特色。
我们与妈祖玉器的主人一起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他们才华横溢又富有激情,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这真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他们工作的热情,无论是工厂中有天赋的雕刻师,还是零售店里的专业销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