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与宝石学》亮点:宝石原产地和化学组成
2019 年春季刊附有宝石学测验和固定专栏
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 — 2019 年 5 月 16 日 —《宝石与宝石学》(Gems & Gemology) 2019 年春季刊登出多篇文章,涵盖主题如下:碧玺分类、通过内含物分析确定蓝宝石原产地、传说中的圣骨箱、确定淡水珍珠原产地、切工和定向对亚历山大变石颜色变化的影响等。最新一期的 GIA 专业季刊已经发行,其中包含实验室注意事项、微观世界、深层钻石、国际宝石新闻等固定专栏,同时宣布了 G&G 2018 年 Dr. Edward J. Gübelin(爱德华·J·古柏林)博士最有价值文章奖获奖得主。读者也可以通过一年度的 G&G 多项选择挑战赛来测试自己宝石学知识。读者可订阅 G&G 2019 年春季刊纸质版本,也可以在 GIA 商店中购买,或访问 GIA.edu 免费阅读数字版。
本期主要文章由 GIA 科学家 Ziyin Sun(孙子因)、Aaron C. Palke(亚伦·C.·保克)、Christopher M. Breeding(克里斯托弗·M.·布里丁)和 GIA 理事 Barbara L. Dutrow(芭芭拉·L.·达特罗)共同撰写,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但全面的碧玺种类分类方法: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LA-ICP-MS) 分析对六种元素进行定量测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类。第二篇文章采用微量元素组成和内含物特征探究了产自两个斯里兰卡冲积矿的蓝宝石的年代和原产地,包括锆石内含物的年代追溯。
第三篇专题文章 The Talisman of Charlemagne: New Historical and Gemological Discoveries(《查理曼大帝的护身符: 历史学和宝石学新发现》)概述了对这一十九世纪宗教遗物的第一次科学分析。在第四篇论文中,GIA 研究人员使用 LA-ICP-MS 和多变量分析比较了产自中国和美国的养殖淡水珍珠和在美国发现的天然珍珠中的微量元素浓度,以确定其原产地。
第五篇论文 Pleochroism and Color Change in Faceted Alexandrite: Influence of Cut and Sample Orientation(《刻面亚历山大变石的多向色性和颜色变化: 切工和样本定向的影响》)出自 G&G 定期撰稿人 Karl Schmetzer(卡尔·史密策)之手,显示了多种因素如何影响对金绿宝石标志性的颜色变化形式所感知的颜色。该问题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对 2018 年 GIA 实地宝石学家 Wim Vertriest(维姆·维特瑞斯特)领导的埃塞俄比亚宝石学考察的深度实地报告。
实验室注意事项专栏介绍了在北美发现的最大的钻石:缅甸变色蓝宝石和包含在天然钻石上形成的 CVD 层的实验室制造钻石。深层钻石专栏探究了我们能够从钻石的年代确定中了解哪些信息。微观世界专栏展示了宝石的内部构造,包括产自印度尼西亚的紫色石髓中的铜内含物和蛋白石中的化石昆虫。国际宝石新闻专栏涵盖了 2019 年图森展和市场见解,还附有美丽有趣的标本照片。
1934 年起出版的每一期 G&G 都可在 GIA 网站 https://www.gia.edu/gems-gemology 免费查阅,包括所有文章、实验室注意事项、照片库和独一无二的视频片段。
更多研究文章,请访问网站 http://www.gia.edu/gia-news-research 查阅。
如需订阅印刷版过刊,请访问网站 http://store.gia.edu。